Tuesday, May 5, 2009

XP和Vista下对付弱智的电脑病毒


发现现在还多人都中那些 autorun 类型的病毒。 其实这种病毒最无聊。这些病毒也就是利用windows有 隐藏文件、通过 shell 执行 的功能使人们不知不觉中毒。


下面是可以消除这些漏洞的 注册表文件。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
"HonorAutoRunSetting"=dword:00000001
"NoDriveTypeAutoRun"=dword:000000ff
"NoDriveAutoRun"=dword:03ffffff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
"HonorAutoRunSetting"=dword:00000001
"NoDriveTypeAutoRun"=dword:000000ff
"NoDriveAutoRun"=dword:03ffffff
; 禁止各盘的自动运行(现在的U盘很普遍吧,插上U盘马上退出窗口让你选择要做什么)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Hidden"=dword:00000001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HideFileExt"=dword:00000000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ShowSuperHidden"=dword:00000001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SuperHidden"=dword:00000001
; 以上可以取消windows默认的自动隐藏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ountPoints2]
;使消除自动运行立即生效。


;---------------------------------------

将上面代码粘贴到一个空的 txt文档里,编码为UTF-16LE 然后将后缀名变成 reg, 双击可以导入注册表。 这样就ok了。

如果还没有中毒会有用。 如果已经中毒,病毒可能会将以上设置还原。

另外,打开U盘时,从地址栏选择。 不要右键打开,更不要双击了。

就这两点。


Monday, May 4, 2009

ubuntu package 安装失败修复

03:28 2009-4-29 用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安装flash插件,结果安装过程中它竟然要上网(macromedia.com)下东西, 但我可是教育网啊; 它一直试图連接未果;又终止不掉它。无语,只能强制重启。




重启之后,每次打开synaptic package manager都会提示package information 损坏。 用 dpkg-reconfigure -a 重置吧。花了好长时间 ... 最后竟然还是出错。




因为记不清那个package的完整名字,到/var/lib/dpkg/status 找到对应项 ;原来叫"flashplugin-nonfree" 。 然后 sudo dpkg -r flashplugin-nonfree 几秒钟后OK. 打开synaptic package manager一切OK.




看来还是自己到adobe用代理下载flash插件手动安装吧。




总算是有惊无险。

网络时势分析[2007]

整 理了一下以前的资料。 其中包括大三上学期的 时势政策 论文。 当时我的论文竟然被判了80分(从网上抄袭的文章才是这个档次吧), 当时感觉很不爽。 我半年来对网络形势的不懈关注+整整一天的构思和定稿 竟然被判作了“抄袭”; 分数竟然不如一些胡拼乱造的狗屁论文了。 文章里可是包含着我无数的思考和对网络形势的分析和展望啊 现在依然感觉很不爽... 虽然是一年半之前的东西了,但是其中体现的观点和总体形势在现在依然适用。


网络时势分析

生活中,我们需要关心时事。我们每天从网络中了解到各种时事,得到各种知识,但是你是不是也会关心一下有关网络本身的时势?只有对一个东西充分了解,才能充 分利用它。网络也像社会一样在发展,里面有合作、有竞争,有悲欢、有离合,也各种大事小事,也需要我们的关注、思考和评论。

Firefox ends IE nightmare

一直以来,IE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浏览器,有些网民甚至以为世界上只有IE才是网络浏览器。IE曾经凭借捆绑于操作系统这一优势成功赢得了市场份额,最高时达到95%的占有率。但是IE却是臭名昭著的一个浏览器,不但漏洞百出,而且不遵循 w3c标准。 IE62001年推出之后,直到2006年末才更新到IE7。而在这期间,firefox却渐渐得到人们的欢迎和接受。作为一个免费、开源的浏览器,firefox不但比IE要安全,而且遵循w3c标准给网页开发者带来了福音,另外firefox强大的插件功能更是其他浏览器无法比拟的;这些都是IE不能比的。到20079月,firefox在全球已经占有了15%的市场份额,在欧洲更是占有30%的份额。几乎所有”清醒“的网页开发者现在都必须要考虑到网页与firefox兼容。 网络上有关浏览器的评价都是倾向于firefox, 虽然IE7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 人们喜爱firefox主要不是讨厌IE, 而是因为firefox确实是更优越的浏览器。 虽然因为软件使用的惯性,IE的统治地位在很长的时间还是不太可能动摇,但是最硬的一块网络坚冰已经冲破。更多的网页开发者会为firefox写网页,更多的人会愿意给firefox做插件,这样又有更多的人从IE转到firefox 一定意义上说,firefox宣告了网页开发者和浏览器的春天。当一个产品或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却依然以老大自居时,我们已经可以预测革命不远了。

Web 2.0 Coming

不知道你每天上网是否使用blog, RSS Feed,如果没有那么只能说你落后了。如果你时常留意国外的网站,你会注意到"web 2.0" 这个概念。web 2.0 是新一代的 web,改变人们传统上网的概念。 web 2.0 的核心概念是"collaboration, share, customization",应用到的技术包括 Ajax, blogs, social bookmarking, wikis, podcasts, RSS feedssocial networking等等, web 2.0 将带给人们以前所无法享受的便利。其中social networkingweb 2.0 中一个很新兴的部分,也是各大网络巨擘争夺的焦点之一。Gmail无疑是web 2.0的巨大推进。 Google凭借其优秀的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称雄。近几年,Google进行了多项收购,扩充了各种网络服务;用户只要免费申请一个Gmail账号就可以享用Google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Google Reader, Calendar, Blog ...... 类似一站式服务。虽然Google的扩张无疑有种垄断的嫌疑,但是Google将以前付费的服务免费提供给用户,加速web 2.0 的发展并促进人们对于 web 2.0 的接受。web2.0在国外已经是一个趋势了,但是在中国进展却是比较慢的,其中的潜力还是相当有待开发。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网络行业还是很有特色,能不能打通国内市场关键是看能不能“适应中国国情”。eBay几乎将整个电子交易市场输给后起的淘宝,因为eBay不能“适应中国国情”;msnSkype有强劲的技术优势却丝毫不能撼动QQ在中国即时通讯软件上霸主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因为QQ“顺应了中国国情”。 web 2.0 的另一个明显特色是网络服务向手机平台的移植。Google在这里又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200711月,由包括Google在内的30多个技术和无线公司组成的Open Handset Alliance正式成立,致力于开发手机平台上的开放标准和技术,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无线供应商都加入了这个联盟。Android 是该联盟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手机系统软件平台,该联盟将推出以Android为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也就是Gphone;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期待Gphone已经不远了。在联盟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这个名字。在中国,移动公司以绝对性的优势称雄电信行业;但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中国移动早已意识到建立统一的手机操作平台对占领未来移动市场的重要性。加入该联盟对于移动公司的转型本无可厚非,但如何操作,却关系未来的长期利益。当然,中国移动可以在无数基于Android平台的Gphone上推广其无线增值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同时,它又会面临Google的稀释效应,很有可能忙乎一通,都“为他人做嫁衣裳”。也许未来国人只知道Gphone,而不知道全球通;但是想要把握机遇又怎么能不接受挑战?

Facebook vs. Google

2007年网络公司间最大的竞争可以算是FacebookGoogle之间的竞争了。social networking 作为web 2.0中很有“钱”途的一块肥肉是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Facebook, Friendster, Myspace, Google Orkut, Yahoo Flickr...... 不论是网络巨头还是刚刚起步的网站都将矛头指向social networkingFacebook是哈佛学生Zuckerberg2004年成立的网站, 在众多social networking网站中,Facebook可以算是一支独秀,雅虎曾经想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acebook,但被Zuckerberg拒绝了;而一向一帆风顺的Googlesocial networking这一区域却挫折重重。Google自己的social networking网站 Orkut 并不成功,只是在巴西受到极大的欢迎。200710Facebook选择了Microsoft而不是Google其投资公司,并得到了Microsoft 2.4亿美元的广告投资基金。11月,Google联合Friendster, Myspace等推出Opensocial(一套通用的Social Networking API)作为回应。Facebook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络领域的竞争和潜力。虽然,网络上的各种服务趋于饱和,但是如果有创新的理念和正确的战略还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Facebook没有选择向GoogleYahoo等公司屈服,因为只有这样Facebook才能和他们抗衡,和他们平起平坐,才有可能三足鼎立。即使是Google,在面对这样一个有内质的网站时也只能无可奈何。校内网作为中国的social networking网站在收并5Q之后几乎毫无竞争阻力,但是校内作为web 2.0网站在技术上还是需要很多的工夫,和Facebook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只是校内网的用户群已经建立起来了,即使有更好的网站出现也不太可能能够威胁到校内。网络产品在中国流行惯性很大,QQ最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有这一惯性的存在,一个网站的成功常常并不是看能不能从一开始就赚钱,关键是要能够建立厚实的“群众”基础。 Facebook经过了三年的发展才开始进行广告赢利,因为它知道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绝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厚积薄发。

digital Boston Tea Party

每天,我们享受着软件和各种下载资源的便利;从网上下电影时,必须要弄到高清晰的;当哪天某个P2P网络被封了,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愤怒....... 我们用惯了盗版的东西之后就会认为这些东西都是理所当然,认为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硬件付钱。曾经在某个人发布的一个p2p资源评论里看到一句话,很受震憾 “最讨厌你们这些用着盗版的东西还对楼主挑三拣四的人...... 对于中国的现实,盗版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你不可能期望一个普通电脑用户会愿意“白白”拿出几千块钱来去买一个正版的XP,然后时常拿出些工资来买些其他的软件;直接从网上下载又省事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Vista推出之后,你关心的可能不是Vista的价格,而是在顾虑要不要从XP转到Vista 面对这些现象,电脑公司们当然要回应。 IT公司们合作起来打击盗版,以求赶尽杀绝,但是他们却经常会忘了“物极必反”这一道理。 200751日,一篇文章出现在Digg.com (A social-bookmark website)首页上,文章里面包含一个AACA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 License Administrator)组织在HD-DVDBlu-ray Disc 上实施的数字保护的破解密钥。 AACADigg.com发出“Cease and Desist ”的警告, Digg迫于压力将该文章移除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受到Digg用户的强烈抵制,无数的Digg用户将密钥重新上传到Digg.com上并置顶;Digg公司的网络管理人员忙着禁用户、删帖子,但是面对数以万计的人疯狂的行为,Digg的维持根本无法应付。不久,Digg的页面上俨然已经到处填满了密钥的链接;网络之外,人们甚至将密钥印到T-shirt上面向公众宣传。作为这场战斗最大的受害者,Digg这个刚起步的公司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但是Digg公司的CEO表现出了最大的魄力,Kevin Rose 命令公司人员停止封杀用户的帖子,同时将密钥发布在自己的blog上,这样他让Digg承担整个责任。“You'd rather see Digg go down fighting than bow down to a bigger company. 我们不得不钦佩 Kevin Rose 的举动,面对这一两难的局面他选择了由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来承担责任。人们经常称这一事件为“digital Boston Tea Party(波士顿茶叶事件)”。在这场斗争中,Digg显然没有错,那么是用户的错还是AACA的 错?按理说可能应该要算是用户的错,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简单的谁是谁非。现实社会中存在暴乱,存在犯法;在网络世界中同样会有,而且只会更加激烈。因为, 人们更习惯于认为网络是无政府主义的,网络上应该有更大的自由,而且网络上你可以匿名地行动。网络是人们交流最有效、传播最有效的通道,当一个秘密在网络 上流行之后,实行镇压只会加快秘密的传播。人们支付了网费当然要求得到网络上应该得到的权利。封锁wikipediablogger不会带来和平,只会引起中国人的愤怒和外国人对"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的批评;镇压一个事情只会促使更大的人去设法了解它。 因为网络上的治安永远不可能比得上现实中的治安,网络上的行动没有任何代价或者几乎没有代价,网络更加国际化更加四通八达。回过头来,如果真的要讨论对错,AACA是不是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指责“暴动者”呢? 我看不是。一直以来人们不得不承受“数字保护”带来的噩梦。每次要玩游戏必须插入源光盘,“数字保护”导致用户系统和软件的稳定性,加速光驱的损坏。 “数字保护”是一种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人成立组织或者是网站反对“数字保护”。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永远是多元的,观念永远是多元的,所以这种对抗永远不会结束。

IE 8 passes Acid2 Test

20071214日,微软的msdn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公开了未来的IE8 Acid2 Test 测试结果。 根据结果,IE8能够正常显示Acid2测试的笑脸图案。这意味着什么呢? Acid2 Test是基于w3cweb 标准设计的,被用来测试浏览器对w3c标准的实现程度;IE8通过这一测试说明了IE以后将遵守web 标准。这无疑是又一个浏览器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Microsoft的从前孤家寡人的作风、不遵循标准的习惯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在IE这一产品上表现尤为突出。IE8的这一测试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Microsoft也开始重视标准,开始遵循标准。标准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整个Internet和计算机这一新兴、高速发展的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脑和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标准性、开放性,因为标准、开放更加有利于电脑、网络的发展。Android将使未来的手机更加标准、开放,新的浏览器就会根据标准进行设计,软件将会更加标准、开放...... 而受益的是每一个人,结果是多嬴。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关心时事;作为一个网民,我们也要关心网络时事。网络是时事使我们更了解电脑,更了解网络;使我们更顺应网络的潮流。

35230127 刘建辉